搞懂 3 類標準品英文表述:RM、CRM、Reference Standard 的差異與用法!
?
在藥品研發、雜質分析等領域,“標準品” 作為核心參考物質,其英文表述常因應用場景和精度要求不同而有所區分,常見的主要有 Reference Standard、Reference Material(簡稱 RM) 和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(簡稱 CRM) 三種。三者雖都服務于分析校準與質量控制,但在定義、特性及適用場景上存在明確差異,精準區分才能更好地匹配實際需求。?
一、Reference Material(RM):基礎級參考物質?
定義與特性:?
RM 即 “參考物質”,指已確定具有一個或多個均勻特性值的物質 / 材料,相當于分析領域的 “基礎量具”。它無需附帶詳細的溯源證書,雖能滿足 ISO(國際標準化組織)基礎要求,但在特性值的不確定度計算、溯源鏈路完整性上未做嚴格規定。?
適用場景:?
適合對溯源性要求不高的常規分析場景,比如實驗室日常質量控制中的簡單比對、非關鍵項目的校準等。由于生產流程相對簡化,RM 的成本更低,對于追求性價比、無需嚴苛溯源證明的企業或研發階段的初步實驗而言,是高適配性選擇。?
二、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(CRM):權威級認證參考物質?
定義與特性:?
CRM 是 “附有證書的參考物質”,屬于精度最高的一類標準品。其特性值需通過建立溯源性的嚴格程序測定,不僅能精準溯源至 SI(國際單位制)測量單位,每個特性值還會附帶明確置信水平的不確定度數據,證書中會詳細記錄制備流程、校準方法及穩定性評估結果,具備極強的權威性和可信度。?
適用場景:?
核心用于對數據準確性、溯源性要求極高的關鍵環節,比如藥品注冊申報中的雜質定量分析、基因毒性雜質檢測(如符合 ICH M7 指導原則要求的實驗)、國家級實驗室能力驗證等。在全球法規趨嚴的背景下,CRM 是確保分析數據被監管機構認可、滿足跨實驗室數據可比性的 “剛需選擇”。?
三、Reference Standard:化合物專屬校準標準?
定義與特性:?
Reference Standard 特指 “標準品”,本質是純度已知、濃度確定的特定化合物。它更聚焦于單一化合物的精準校準,比如某一原料藥的對照品、特定雜質(如異構體、降解產物)的參照品,核心作用是為分析方法(如 LC、GC、LC-MS/MS)提供保留時間比對、響應因子校準的 “基準化合物”。?
適用場景:?
在藥品雜質分析中應用最廣,比如異構雜質的分離優化、降解產物的定性定量、工藝雜質的溯源分析等。例如在手性藥物研發中,手性 Reference Standard 可直接作為對照,確保對映異構體雜質控制在合格范圍內,是復雜雜質分析中 “精準定位” 的關鍵工具。?
總結:按需選擇,精準匹配場景?
三者的核心差異在于 “精度等級” 與 “溯源要求”:CRM 主打 “權威溯源”,適配法規合規與關鍵實驗;Reference Standard 聚焦 “化合物專屬校準”,適配雜質精準分析;RM 則以 “高性價比” 服務常規質控。在實際工作中,需結合實驗目的(如研發、生產、申報)、法規要求及成本預算綜合選擇,才能讓標準品真正發揮 “基準標尺” 作用,為藥品質量控制與雜質分析保駕護航。
發布于: 2025-09-17